2024年12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最新修订的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》(以下简称《专业目录》)。自2025年起,全国范围内将新增40个新专业,这次增设的专业数量创下了自2021年新版发布以来的最多纪录,内容涵盖中职、高职专科及职业本科等多个层次,真正突显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。职业教育迎来新一轮的专业改革。
一、2025年新增专业分析
2025年职业教育新增专业40个,其中包括农林牧渔大类8个、电子与信息大类6个、文化艺术大类和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各4个、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和装备制造大类各3个,旅游大类、土木建筑大类、教育与体育大类及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各2个,生物与化工大类、轻工纺织大类、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、财经商贸大类各1个。职业教育发展呈现出紧密服务实体经济、助力乡村振兴、聚焦科技前沿、以及关注生态环境治理等特点。
(一)紧密服务实体经济。新增专业中,超过50%的专业是面向先进制造业、数字产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新需求。例如,电动飞行器应用技术、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、现代工业清洗技术专业,这些专业都是为了满足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的需求。这种趋势表明,职业教育正越来越注重与实际产业的结合,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。
(二)助力乡村振兴。新增专业中,围绕服务现代农业、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,增设了农林牧渔大类8个相关专业,占到新增专业的20%。例如,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应用技术、乡村治理技术、茶叶生产与应用技术等,都是为了对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需求。这体现了职业教育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作用,通过培养相关专业人才,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升级。
(三)聚焦科技前沿。新增专业特别聚焦了未来的科技前沿,增设电子与信息大类6个相关专业。例如:人工智能数据工程技术、智能体工程技术以及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等专业。这样的选择显然是为了培养更多符合人工智能、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产业的人才,助力经济的新动能。这显示了职业教育在科技领域的布局和前瞻,旨在培养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。
(四)关注生态环境治理。新增专业中,还增设了生态环境数智化监测技术、资源循环工程等服务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所需的专业,显示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。这显示了职业教育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,旨在培养具备生态环境监测、治理和保护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,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。
二、2025新增专业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
《专业目录》是职业教育教学的基础性指导文件,是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重要体现,也是职业教育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观测点。《专业目录》的变革对职业教育发展有极大的促进意义。
(一)提升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新增专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,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实际工作需求。通过增设专业,职业院校可以优化课程体系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,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。
(二)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。新增专业聚焦于先进制造业、数字产业、现代农业等关键领域,有助于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。例如,增设的航空复合材料智造工程技术、航天装备精密制造技术等专业,直接服务于制造业的高端化、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。
(三)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。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实行动态管理,每年都会根据市场反馈和行业趋势进行增补。这种机制使得职业教育能够迅速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,应对突发情况或市场波动,保持竞争优势。
(四)完善职业教育体系。新增的专业中,近半数是职业本科专业,如智慧综合能源工程、数据安全技术与管理等,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,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,吸引更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路径。
(五)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。通过增设与未来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,如电动飞行器应用技术、文物数字技术等,可以更好地满足新兴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,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。
三、展望
《专业目录》实行动态管理,每五年一大修,每年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动态增补。这一方针措施,使得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能够更加贴近行业变化,灵活应对未来的发展。近年来,教育部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、发展新质生产力、推进新型工业化等要求,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人才新需求,对接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职业,不断加大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优化调整力度。近3年已增设85个专业,职业教育设置的专业总数达到1434个,有效促进了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精准对接,增强了职业教育适应性。
从2025年新增专业看职业教育发展,呈现出多元化、专业化、实战化等显著特点,为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此次新增的40个专业是我国职业教育向新时代转型的积极信号。这不仅意味着职业教育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,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前景。
作者简介:
柴卫淑:系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发展规划与质量管理办公室科员
齐耕智:系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工作室集体笔名